婦科

【復發性流產】35歲流產4次 身心俱疲 半年中藥治療順利誕下BB 首12周黃金安胎期!

近年復發性流產的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,不單成因複雜造成治療困難,病患經歷多次流產、身心俱疲,亦可能對婚姻關係造成壓力。近年研究顯示,中醫藥治療復發性流產有一定的優勢,而婦科博金士高醫師最近幫助一位曾經流產4次的女患者順利懷孕,並在懷孕期間使用中藥幫助患者安胎。

🤰🏻 35歲女士自然流產4次

高醫師有一位35歲女患者經歷4次自然流產。第一次屬於化學懷孕、第二次無明顯原因於第6周流產,第3-4次於約第8周因胚胎停止發育而需要清宮手術。

先生的精液檢查正常,而太太的甲狀腺功能指數略為異常、超聲波顯示子宮内膜偏薄。兩人胚胎染色體均無異常。

兩夫妻於是決定轉求中醫治療,希望繼續嘗試自然懷孕。

👩🏻‍⚕️ 中醫治療半年指標回復正常 成功誕下寶寶

高博士診斷病人屬於復發性流產,中醫稱為滑胎。醫師讓病人每日測量基礎體溫,並在排卵期使用排卵試紙檢測排卵。最初,病人基礎體溫呈不典型雙相體溫,即持續性體溫升高維持不了14天,說明黃體過早萎縮。

半年治療後,病人的基礎體溫回復正常的雙相體溫,高溫相從9天增至13天。再去做身體檢查時,甲狀腺功能及性激素檢查均完全正常。

醫師於是讓病人嘗試懷孕,2個月後病人成功自然懷孕。

⭐ 首12周 黃金安胎期

由於病人有流產病史,因此需要著重保胎治療。

病人懷孕後,有少許頭暈嘔吐,但沒有陰道流血,亦無腹痛腰痛。醫師囑咐患者多臥床休息、禁性生活、調整心境、不要躁急。

堅持12周中醫安胎治療後,病人度頸皮檢查正常,順利過渡首12周,不用再用中藥安胎。

一段時間後,病人報喜訊,順利剖腹產下一個女寶寶。

📋 認識復發性流產

流產是指妊娠不足28周、胎兒體重不足1000g而終止者。自然流產,多爲早期流產,其中50%-60%與胚胎染色體異常有關。自然流產的主要臨床表現為:陰道流血和腹痛。

早期流產:發生在妊娠12周前者。在早期流產中,約有2/3為隱性流產,即發生在月經前的流產,又稱爲化學懷孕。

晚期流產:發生在妊娠12周或者之後者。

而復發性流產有不同的定義,根據美國生殖醫學學會的最新標準,2次或以上妊娠失敗可診斷為復發性流產。如果已連續2次流產,患者有非常高的機率第3次懷孕再次流產。

❓ 免疫疾病 每次都是2個月內流產?

近年來,生殖免疫研究表明,復發性流產的病因約半數以上與免疫功能紊亂有關。

籠統來說,由於媽媽身體的免疫系統紊亂,每次懷孕時免疫系統都會攻擊胎兒,造成胎盤血栓、血管堵塞、胎兒營養不足等,最終在6-8周時發現胎兒沒有心跳。常見的免疫因素包括抗精子抗體、ana 抗核抗體、抗磷脂抗體等。

這類患者有十分高的機率反覆流產,因此建議女士給連續兩次不明原因流產,因及早就診。

❓ IVF 更易流產?

現代研究顯示,做 IVF 懷孕者,發生流產的機率高於自然懷孕。原因未必與IVF直接相關,亦可能是做IVF的患者本身的子宮環境未如理想。

現代臨床研究顯示,以中藥輔助 IVF,可有效提高妊娠率和保胎成功率。診所臨床上發現,IVF前3個月就診的病人,可以大幅提高可獲用卵子數目、可用胚胎率及成功著床率,大部分病人首12周安胎後,可順行誕下BB。

❓ 懷孕期間流啡 應該點做

不少病人會在懷孕期間陰道出血(俗稱流啡),是流產先兆。建議病人及早諮詢專業醫師意見,有機會可以以中藥安胎、繼續懷孕。

而如果不幸流產,亦應於一周後進行流產後調理,以確保流產完全、術後康復得當及幫助子宮環境回復健康。

👩🏻‍⚕️ 中醫孕前治療

早在中醫古籍中,就有關於復發性流產的記載,如「數墮胎」、「滑胎」、「屢孕屢墮」等。中醫稱復發性流產為滑胎。

孕前治療:一般可以在孕前的3-6個月進行治療。其中内分泌異常、免疫功能異常、精液異常等原因造成的流產均可選擇中醫治療。夫妻共同治療調理更佳。

這階段一般以中藥為主。「中醫周期療法」是中醫學的特色療法,根據月經周期的月經期、經後期、排卵期、經前期女性身體的陰陽氣血變化,配合相應的中藥治療,視病情亦可適時加入針灸。

中醫治療可有助治療流產病因、提升卵子質量、改善子宮內膜容受性等,同時亦可紓緩媽媽的心理壓力、緊張情緒,同樣有助順利誕下BB。

👩🏻‍⚕️ 中醫孕後治療:首12周黃金安胎期

懷孕的首12周,治療以安胎爲主,目標是提高保胎成功率。順利過渡12周後相對安全一點,但在20周前還是需要特別小心及關注胎兒發展。

部分資料參考:
1. 謝幸, 苟文麗.婦產科學(第八版).人民衛生出版社.2013
2. 羅頌平.中醫婦科學.高等教育出版社.2008

Author : 註冊中醫師 高博士 (婦科)

中醫婦科學博士 (廣州中醫藥大學)、香港大學針灸碩士、取得中醫婦科學深造證書。研究範疇包括:婦科(自然流產、不孕、產後病、子宮脫垂、婦科腫瘤、月經失調)、男科(性功能障礙、不育)、針灸(面癱、生蛇、痛症)、內科、皮膚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