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常生活中,我們經常會有肌肉拉傷的情況。譬如在收拾東西時,不小心拉傷腰部、「瞓捩頸」、乘坐巴士時不小心「CHOK親」。這些拉傷往往會在我們沒有為意時發生,然後就會出現不動還能忍受,一動就痛不欲生的情況。
這種傷患看似普通,令到很多人掉以輕心,一心等著身體自我復原。但其實如果你不妥善處理,傷患處會變得容易受傷,經常復發。今天我們就一齊來了解一下肌肉拉傷這個問題以及中醫如何處理!
大部份都市人的肌肉都有僵硬勞損以及沒有彈性的問題。就算一直有做運動,也不是每個人都會拉筋,或做其他緩和運動放鬆肌肉。肌肉本身就是一種可鬆可緊、有伸延性的物質。就像牛肉一樣,煮得過久,就會硬得像塊石頭,咬到牙痛。
當肌肉本身過於繃緊,而你又瞬間發力,或長時間用力,那麼肌肉便來不及轉換,容易拉傷,會出現疼痛情況。而拉傷在臨床上一般稱為肌腱炎,肌肉會因自我保護而收縮,帶來酸痛、僵硬的感覺。
普通人很多時候都不是因為劇烈運動而拉傷,反而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不良姿勢導致。例如久坐、不正確的提拿方式等。久坐會導致肌肉鬆弛,使身體處於不自然的姿勢,容易拉傷肌肉。不正確的提拿方式,如直接彎腰用脊椎承受重物的重量,也會造成傷害。
其餘常見問題:
1️⃣ 翹腳
2️⃣ 夾著電話通話
3️⃣ 手袋、背包過重
4️⃣ 家中梳化床褥過軟
5️⃣ 長期低頭看手機
《黃帝內經》有言:「東方生風,風生木,木生酸,酸生肝,肝生筋,筋生心,肝主目。」在中醫角度,筋與肝關係密切。人體關節的屈伸、肢體的運動,關鍵在於筋之弛張而形成的屈伸。
其實,中醫治療對肌肉拉傷,甚至運動勞損都很有幫助。「飛魚」菲比斯也曾經接受過拔罐治療。另外,中醫的針灸、刮痧、拔罐等,都能用效改善肌肉拉傷問題。
在痛症處理上,醫師們會先了解病人痛的誘因,或導致受傷的過程。譬如有病人是因為很大力打乞嗤或咳而拉傷頸部,又或是在洗頭、拖地、彎腰拿東西時,不小心傷及腰部,進而出現疼痛和坐立平安的問題。
因為拉傷多會令局部組織因收縮,所以我們會首先用手法鬆解局部肌肉,把結節和黏連組織解除。接著便視乎情況,以針灸治療,改善經絡,促進血液循環、散瘀以及消腫。再配合拔罐和復位,將肌肉重新調整,恢復肌肉的伸延性和改善脊椎的排列。
至於中藥方面,會建議服用行氣活血與化瘀消炎療效的中藥,如血竭、川芎、羌活與七釐散等,能夠有效消炎止痛、加快康復進度。
正如上文提到,拉傷是指肌肉或肌腱受到突然或過度拉伸而造成的損傷,要避免以上問題,肌肉就必須有足夠彈性。但怎樣做能增強肌肉的柔軟性和韌性?
1️⃣ 拉筋
就算未能每天拉筋、熱敷,起碼也要一星期2次。不要待受傷才做,應該在平時就勤加練習,否則只會事倍功半。
2️⃣ 不要讓肌肉超負荷
譬如操練肌肉時,不宜太過超負荷,而且當感到不適,就要立即停止。肌肉絕對不是愈大愈好。
3️⃣ 熱敷
拉筋就是幫助肌肉放鬆,加上熱敷的話,就能帶動血液循環,將瘀血帶離局部。長時間下來,肌肉就能恢復彈性。而有彈性自然不會容易拉傷。
畢業於香港大學中醫全科學士,及後取得香港浸會大學中醫骨傷與推拿碩士。 專研骨傷外科針灸、推拿、復位等手法治療,及婦科(月經不調、痛經)、皮膚科(濕疹、風疹)、內科(腸胃病、失眠、鼻敏感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