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囊卵巢綜合症

多囊卵巢綜合症:連續7年每日下陰少量出血 3個月中藥加針灸 回復月經周期

臨床上,我有好多年輕病人都話我知,原來係佢地青春期嘅時候,已經開始出現月經唔準嘅情況。我有一位22歲嘅女病人,15歲就診西醫婦科,西醫懷疑佢係多囊卵巢綜合症,所以處方避孕藥俾佢。直到18歲,西醫幫病人安排進行盤腔超聲波檢查,才終於確診係多囊卵巢綜合症。

由15歲到22歲呢7年,病人一直服用避孕藥及荷爾蒙藥調經。但係,病人每次停藥,就會下陰每日出血。除咗月經不規則之外,病人平時情緒起伏較大,前額及鼻翼兩側常生暗瘡,而體型屬於中等身材。

就診時,我建議病人考慮暫停服用荷爾蒙藥,先用中藥治療及堅持一段時間。病人起初因為以前就診其他中醫嘅經驗,所以唔太願意停藥。但考慮到一直服用荷爾蒙藥調經,其實每次停藥仍然有下陰出血嘅情況,所以最終同意治療方案。

病人服用第一星期嘅處方後,覺得出血量有減少,大約每日一個硬幣嘅月量,偶然會有血絲或啡色分泌物。持續治療1個月後,下陰出血嘅情況已經停止。第2個月起,病人連續2個月都有月經來潮,但經期持續11-12日,經期及周期都長過正常月經。所以,病人現在仍在持續治療,希望將周期由約54日減至28-30日。

而呢段治療時間,病人係一直都無服用荷爾蒙藥或避孕藥。

什麼是多囊卵巢症?

多囊卵巢症係一種十分常見嘅內分泌疾病,好發於正值生殖年齡嘅女性。大部分患者嘅症狀會由青春期後期或二十多歲嘅時候開始發現,但多數患者只會出現以下1-2項症狀:

  1. 經期紊亂:由於患者的卵巢不排卵或排卵次數減少,會造成經期次數疏少甚至沒有月經、或者持續下陰少量出血,嚴重者會不孕
  2. 肥胖或超重:脂肪通常會分佈於腹部周圍,形成蘋果身形
  3. 多毛症(體毛過多):過多的體毛可出現於面部、胸前、腹部、乳房、拇指及腳趾
  4. 暗瘡
  5. 卵巢增大:卵巢的卵泡數量增多,甚至使卵巢增大1.5倍至3倍

多囊卵巢症的成因

從現代醫學角度,多囊卵巢症嘅成因相信係多個因素相互影響,包括內分泌、新陳代謝、先天遺傳和環境。此病主因係由於腦部釋出過多促黃體激素、刺激卵巢分泌過量雄激素,造成荷爾蒙失調。由於雄激素過多,引起經期紊亂、多體毛等症狀。

我有多囊卵巢症嗎?

要怎樣才知道自己有沒有多囊卵巢綜合症呢?

第一,經期紊亂、次數疏少甚或沒有月經嘅情況。呢個情況代表你已經有排卵減少或唔排卵嘅問題,建議要進行驗血及婦科身體檢查。

第二,雄激素過多。你可以留意自己有無雄激素過多嘅症狀,包括多體毛及長暗瘡。另外,你亦可以透過驗血,得知自己嘅雄激素水平會否過高。

第三,卵巢出現增大或多囊。通過超音波掃描,醫生可以觀察卵巢有無增大或出現囊泡過多。正常情況下,位於卵巢表面的囊泡大約有10個以上,直徑由6毫米至8毫米不等。而多囊患者,其中一個或兩個卵巢,會大約比正常的卵巢大三倍左右。

就算你有以上其中兩項嘅症狀,仍然要排除甲狀腺失衡、卵巢腫瘤或其他內分泌問題。所以,建議有疑慮嘅話,要盡快進行驗血或者超音波檢查。

多囊卵巢症的治療

從現代醫學角度,一般會建議患者服用避孕藥來減少雄激素。另外,亦可以使用雌激素藥物,抑制雄激素嘅活動。同時,都會建議患者透過運動減肥,保持健康體重。

從中醫角度,有一些內地的學者曾經做過一些研究:他們找了大概三十個多囊卵巢綜合症患者,進行3個月嘅中藥及針灸治療。透過比較治療前後嘅數據,發現大約80%患者有明顯改善:(1) 卵巢體積縮小、(2) 卵泡的數量減少、(3) 荷爾蒙水平亦趨近正常。

中醫治療

從中醫角度,多囊卵巢症嘅治療一般會先以調經為主要目標。月經失調嘅患者,一般與腎虛、脾虛最為相關,同時可能加上肝鬱、痰濕、血瘀等因素,造成子宮脈絡受阻。

治療手法上可分為2種:

  1. 中藥治療

    透過處方中藥,可以促進卵泡成熟及排卵,從而重建月經周期。其中一種方法 – 「周期療法」,係指仿照月經週期進行治療。

    第一周 – 經後期:以補腎健脾、滋陰養血嘅方式,促進卵泡發育;

    第二周 – 排卵期:以活血化瘀嘅方式,促進排卵;

    第三周 – 經前期:疏肝理氣,幫助黃體發育,預備月經到來;

    第四周 – 行經期:以活血調經為主,幫助月經正常來潮。

  2. 針灸治療

    針灸有促排卵嘅作用,令卵子排出更順𣈱。

療效及時間

一般而言,中醫治療多囊卵巢症的第1-2個月可以明顯改善月經問題,第3個月起以回復正常月經周期及穩定病情為主。診所大部分多囊卵巢症都可以成功調經,無須再服用避孕藥,而部分病人更加會成功懷孕。所以患者千萬唔好氣餒或者灰心,應該積極求醫哦!

Author : 註冊中醫師 蘇醫師

近十年豐富臨床經驗;於醫管局三方合作中醫診所駐診多年,曾為多個社福利機構及企業提供中醫療講座及工作坊。多年來秉持醫者仁心,創辦了蘇安莎中醫診所。臨床研究範疇包括:針灸(痛症、運動損傷、關節勞損
、浮針)、婦科(月經失調、痛經
)、皮膚病(暗瘡、濕疹)、眼科(青光眼、黃斑病變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