廿四節氣|保健養生

大寒養生2024|氣溫急降易腰痛感冒 中醫推介18款食物湯水 防寒保暖潤肺止咳防病

大寒節氣2024|今日(1月20日)是二十四節氣的「大寒」,本港天文台預測,今晚至明早有一道冷鋒會橫過廣東沿岸,氣溫將顯著下降,下周低至8度!註冊中醫師黃天賜接受《星島頭條》訪問時指,大寒天氣寒冷乾燥,易引發感冒、腰膝酸痛、便秘等問題。他教大寒6大養生宜忌,推介18款湯水及食物養生防病,保暖防寒、潤肺止咳止痛,紓緩不適。

甚麼是大寒?冬天最後一個節氣?全年最冷?

註冊中醫師黃天賜指出,「大寒」是全年最後一個節氣,代表冬季的尾聲,通常是最寒冷的日子。過了大寒之後,即將進入新的一年、新的循環,「立春」就代表春季的開始。在這個冬季和春季交接的過渡期,「大寒」是一年裡面陰陽轉換的重要時刻。順應大自然的規律,「大寒」節氣理應寒冷至極,但根據近年天氣實況,大寒前的氣溫往往已經開始回升或呈現忽冷忽熱的情況。

本港天文台預測,今日「大寒」日間氣溫最高達26°C,但入夜後會轉冷,預計未來一星期更可能低至8°C:

大寒過後傳染病大流行?要盡快提升免疫力?

黃醫師表示,所謂「冬不藏精,春必病溫」,意思是:若我們在冬天未能好好斂藏精氣,新的一年會出現陽氣不足的情況,導致免疫力下降。

然而,今年冬季寒冷的時間較短,斂藏精氣的時間有限。因此,在即將到來的春季流感高峰期時,容易出現傳染病大流行的情況。黃醫師建議,把握「大寒」這段最後的冬季時間,透過日常養生習慣以提高免疫力。

大寒易引發9大毛病 腰痛/便秘/感冒

「大寒」容易引發甚麼疾病、不適症狀?註冊中醫師黃天賜表示,大寒氣溫寒冷、空氣持續乾燥,可能引發上呼吸道症狀。而且,氣溫有機會忽冷忽熱,若不注意保暖容易受寒邪入侵。他指出,大寒的氣候較易引發以下健康問題:

他提醒,大寒時節天氣寒冷、乾燥,要提防以下健康問題:

  1. 首先要留意上呼吸道症狀,亦要小心口乾、咽痛、煩躁、大便乾燥,甚至便秘等情況。免疫力低的人士,例如小朋友、長者、長期病患者,應當加倍注意。
  2. 氣溫可能忽冷忽熱,若不注意保暖,寒邪入侵,或引發以下問題:腰膝酸痛、手足冰冷、腹痛泄瀉。女士要小心痛經、月經不調等。
  3. 大寒期間也要留意冬季抑鬱症狀。冬天日照時間短,加上氣溫寒冷,容易影響腦內血清素和褪黑激素的濃度,容易引發以下問題:心情低落、食慾不振、睡眠品質不佳等。這種情緒失調在女性身上的發生率是男性的4至5倍。

大寒養生宜做4件事 防風禦寒/減咸增苦

註冊中醫師黃天賜表示,今年的大寒期間,應該把握這個時機保陰潛陽、鞏固腎氣。以下是一些衣食住行方面的日常建議:

大寒4大養生習慣

  1. 防風禦寒:在外運動或外出時,應攜帶一件防風外套,並注意保暖頸部。女士們應避免穿著短裙和短褲,同時注意保暖雙腳。
  2. 減咸增苦:減少攝取鹽分食物、增加攝取苦味食物,這有助於養心氣,並增強腎氣的穩固。
  3. 早睡晚起:冬季的特點是閉藏,所以早睡有助於養陽氣,晚起有助於養陰氣。
  4. 輕量運動:冬季日照時間短,使活動量減少。建議在午餐時間散步或快步走約15分鐘,保持適度的活動量,同時有助於平和心情。

大寒宜喝甚麼養生湯水?推介4款滋陰潤肺補腎養肝

「大寒」宜喝甚麼湯水養生?註冊中醫師黃天賜推介4款養生湯水茶療,包括雪耳蓮子紅棗茶、螺片淮杞煲老鴿湯、「胡椒豬肚湯、肉桂蘋果茶,以供大家在大寒期間好好養生。

大寒養生吃甚麼食物?推介14款食材補肺益胃

「大寒」養生應該要吃甚麼?註冊中醫師黃天賜推介14款食物,其性味、功效、食用建議如下:

大寒養生宜吃以下食物:

  1. 冬棗、冬甘蔗、冬瓜、豆腐
  2. 紅棗、山藥、雪耳、蓮子、桂圓、枸杞子
  3. 螺片、排骨、鴿子、牛肉

大寒養生3大禁忌 8種食物增腸胃負擔

「大寒」有甚麼禁忌?黃天賜醫師建議,大寒養生要避免3件事,以及避免進食8種食物,在飲食及生活上也要多加留意:

1.忌過度進補:

  • 雖然是冬季的最後一個節氣,但過度進食溫熱的食物會消耗體內的陰津。因此,進補應該適可而止,優先選擇滋陰養血、補腎的食物,少食溫陽物。

2. 避免食用生冷食物:

  • 在「大寒」期間應避免食用冰冷的食物,過多攝入這些食物會使手腳冰冷,寒氣過重,也容易引發頭痛和氣血不順。

3. 避免激烈運動:

  • 「大寒」的天氣寒冷,過度跑步和激烈運動容易導致心血管收縮劇烈。此外,大量出汗也容易使皮膚毛孔打開,如果不小心受到寒氣侵襲,容易引發感冒和身體不適,老年人更容易出現心血管疾病。

黃醫師表示,大寒時應盡量避免或減少進食以下8類食物,以免增添腸胃負擔:薑母鴨、羊肉爐、麻辣火鍋;生冷食物,例如雪糕、冰凍飲品等;寒性食物,例如梨、西瓜、綠豆。

大寒適合泡腳補身 加兩大食材助祛寒通絡

除了飲食調理之外,「大寒」時期還有甚麼養生方法?註冊中醫師黃天賜建議泡腳:

  • 如果陽氣較虛和經常手腳不溫的人,可以試著泡腳,這有助祛寒通絡、溫補腎陽。
  • 可在水中適當加入藥性溫熱的中藥,例如生薑、花椒等,於水中略煎後待水稍微降溫後用來泡腳。水溫宜保持在40℃左右,水量宜足夠浸過腳踝部。
  • 但要注意,泡腳時不要過飽或過飢,浸泡時間宜控制在20至30分鐘之間。當感到全身溫熱,額頭微微有汗出現時,即可結束泡腳。
  • 敏感皮膚體質人士,可以考慮使用艾葉代替花椒。

Author : 註冊中醫師 黃醫師 (男)

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學士,正攻讀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(內科)碩士。專治:兒科、男科、內科、婦科等方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