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37歲高齡產婦 流產後月經失調、不孕】
流產對女士的身心影響都十分大,網上有不少流產後調理、坐小月的建議。到底何時是流產後調理的黃金時機?流產後出現月經失調或不孕症狀的話,中醫治療如何處理?
鄧醫師有一位37歲女病人,病人於2018年已順產誕下女嬰,及後一直希望懷上第二胎。2022年時,病人順利懷孕,但不幸於第28周、因胎兒停止生長而需要人工流產。
流產後,病人的月經周期越來越短,每次月經都會提早大約一周來潮,而流產後這一年來都未能再成功懷孕。同時,病人也有睡眠淺的問題。
病人於是求診中醫,希望能夠調經及助孕。
醫師診斷病人患有「月經先期」,由於流產手術造成脾虛不攝血,出現月經失調、不孕、淺眠的症狀。
【第一個月治療】
病人第一次就診時,剛剛完月經,在月經周期中屬於卵泡發育期。於是醫師處方10日中藥,幫助卵泡發育,改善卵巢功能。
病人2周後覆診,表示服藥後睡眠明顯改善。這周應屬黃體期,準備下周才來月經,但病人表示已經開始有啡色分泌物,擔心又要提早來經。於是,醫師處方7日藥,以維持黃體生成、讓子宮內膜增厚為主,以免子宮內膜過早脫落。
下周病人覆診,表示已來經,今次月經準時、沒有提早一周來潮,不過經前有啡帶、胃痛、心情煩燥等問題,月經今次經量比以前多一點。
【第二個月治療】
由於月經未完全回復正常,醫師幫病人再進行一個周期的治療。今次病人月經準時、沒有經期綜合症,大致回復正常。
2個月後,病人再次求診,表示已經懷孕5周了!
【安胎治療】
由於病人曾於第28周流產,醫師幫病人進行安胎治療到第30周。最終病人成功誕下一名健康男嬰!
流產後調理的患者,一般分兩類:(1) 以調經、保養為主,(2) 以再準備懷孕為目標。
這兩類患者均可透過中醫治療,改善流產後的子宮損傷、惡露未清等情況。如有生育需求,流產後安排中醫治療,一來懷孕成功率更高,二來子宮環境會理想,對胎兒發展較佳、保胎率更高。
【治療時機】流產後的黃金治療時間是1-2周內,一般建議在確認組織排清後即可就診
【治療方案】一般以中藥為主,每周覆診一次、每次5-7日藥,建議治療時間1-2個月
【治療目標】排清惡露、加快康復、回復正常月經、幫助再次懷孕
流產可以分為自然流產或人工流產兩大類,而人工流產可再分為藥物流產或手術流產。籠統來說,這兩大類都有機會對女士的身體造成以下後遺症:
1. 術後症狀:如惡露不清、陰道出血、子宮頸損傷或細菌感染
2. 婦科疾病:月經失調、子宮頸沾黏、慢性骨盆腔炎等,嚴重者可能不孕
3. 再度懷孕時:有機會出現流產先兆或早產
4. 心理影響:如內疚、焦慮、憂鬱
建議女士應把握流產後調理的黃金治療期,不論會否打算再次生育,都可透過中醫治療來幫助康復、照顧身心健康!
香港浸會大學 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學理學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