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科

慢性胃炎:持續5年一停藥即復發胃痛 轉求中醫治療3週顯著改善症狀

香港人生活節奏急速、工作壓力大,往往容易因壓力造成脾胃不適,例如有一些人緊張時會腹瀉。亦有人緊張時會胃痛,常發展成「慢性胃炎」或「壓力型胃痛」。患者往往不自覺胃痛或胃口差是由壓力引起的,因此較常依賴胃痛藥、止痛藥。除了服西藥外,中醫又能否提供標本兼治的治療方法呢?

🗒️ 胃痛5年反覆發作 求診中醫望得根治

有一名53歲的男患者,最近5年來都會出現胃部灼熱疼痛的情況。病人曾求診西醫及照胃鏡,西醫表示屬慢性胃炎並處方了胃藥。病人服藥後,胃酸倒流及疼痛情況有改善,但一旦停服就會再次出現症狀,因此求診中醫。

病人表示,半年前症狀開始加劇,包括胃部灼熱及脹痛不適、經常有噯氣及胃酸倒流。觸診顯示胃脘部有脹感,按壓時出現噯氣。病人胃口正常,但時有口乾口苦的情況,亦有便秘及大便乾結甚至帶血的情況,小便顔色稍黃。

此外,病人亦因工作壓力大影響睡眠質素,大約每晚睡5-6小時左右,淺眠易醒及多夢,醒來後不會清晰記得夢境内容。

醫師診斷患者屬胃痛病,因工作壓力而有情志不暢、肝鬱化火的情況,肝氣侵犯脾土而出現胃部問題。治療上處方中藥以疏肝理氣降火為主,2-3週後病人表示胃部脹痛減半,噯氣及反酸亦明顯減少,大便較暢通及沒有帶血。可見病人整體熱象減輕,但胃痛仍未完全消失。

醫師診斷病人仍受工作壓力影響,造成胃病的病情較反覆,診斷為肝鬱脾虛。此次治療上以疏肝理氣,健脾和胃為主。再服藥2個月,病人胃部脹痛、胃酸倒流等症狀已消失,睡眠深及能維持7-8小時。

💡 慢性胃炎與壓力十分相關,醫師建議患者可以做適量運動以放鬆心情,亦教導病人進行簡單的呼吸練習,達到放鬆的效果。

🔍 鑑別胃痛與心痛

由於心與胃的位置相近,胃痛可造成胸痛,心痛亦可涉及心臟下方(近胃部)疼痛,因此不少患者會混淆胃痛及心痛。由於兩者指示的疾病截然不同,因此醫師會高度警惕、防止混淆。

胃痛多發生於青壯年,疼痛位置在上腹胃脘部,其位置(相對心痛)較低。疼痛性質多為脹痛、隱痛,痛楚一般不是劇烈的。患者常伴有吞酸、噯氣、噁心嘔吐等腸胃病症狀,可透過纖維胃鏡及病理組織學等進行檢查。

心痛多發生於老年,疼痛位置在胸膺部或左前胸,其位置(相對胃痛)較高。疼痛性質多為刺痛、絞痛、有時劇痛,痛楚可延伸至肩背及手少陰循行部位。患者常伴有心悸、短氣、汗出、脈結代等心臟病症狀,可透過心電圖等進行檢查。

🔍 中醫分析胃痛

胃痛的病因多數由外邪、飲食不節或情緒壓力引起,病因多數比較單一。胃與肝脾關係密切,常見是由於胃氣胃絡有瘀阻,造成胃失所養、不通則痛。

常見證型包括:寒邪客胃、飲食停滯、肝氣犯胃、肝胃鬱熱、脾胃濕熱等,屬於實證。如果病情持續太久,耗傷胃陰,則會由實證轉為虛證,造成脾胃虛寒、胃陰不足等證候。

5大實證證型:
1️⃣ 寒邪客胃❄️:經常進食生冷飲品/食物,或過用寒藥等
2️⃣ 飲食停滯🥘:暴飲暴食、消化不良
3️⃣ 肝氣犯胃🤬:壓力大、情緒不穩造成肝氣盛
4️⃣ 肝胃鬱熱🌚:常常熬夜、肝鬱上火
5️⃣ 脾胃濕熱🍟:過量進食肥膩、高糖食物

✨生活調理預防

飲食方面,建議少食多餐,注意以營養豐富、清淡易消化為原則。患者不宜飲酒及過食生冷、辛辣食物,切忌粗硬飲食、暴飲暴食或飢飽無常。

心理層面,建議應保持精神愉快,避免憂思惱怒及情緒緊張。注意充足休息,避免熬夜或過度勞累。充足休息可減輕病發時的痛楚,亦可減少發作,進而達到預防胃痛的目的。

日常生活方面,可以適量運動,有助放鬆工作所帶來的壓力;亦可進行簡單的呼吸練習,達到放鬆的效果。

💆🏻‍♀️💆🏻‍♂️胃痛穴位

如果出現胃脹明顯,胃脘疼痛的情況,可以嘗試按壓以下穴位舒緩胃部不適。

1️⃣內關穴
作用:緩急止痛,降逆止嘔
位置:手腕橫紋正中上2寸(三橫指寬)

2️⃣合谷穴
作用:和胃通腸,調經引產
位置:手背第1- 2 掌骨之間,第二掌骨中點的橈骨處(虎口位置)
注意:孕婦避免按壓此穴位

以上資料來源:《中醫內科學》第四章第一節. 胃痛